第一章:求助 (第4/5页)
到简讯和电子邮件仅用於预约,不建议用於讨论面谈内容。他无法随时上线,若遇紧急状况,应尽快前往可取得协助的机构。 他还说,他不习惯在外与个案接触,因此若偶遇,可能会装作不认识。但若我主动打招呼,他会回应,但尽量避免讨论谘询内容。 这番说明长达十分钟。 不可否认,这让我惊喜—— 这是我谘询生涯里遇过最完整的「知情同意」。 完整到,我差点想直接告诉他:「都是同行,该懂的都懂。」 他提到我填写的表格中曾标注接受过谘询,便问我当时的经验。 「是帮学姐凑时长的。」我简短回答。「整T而言,有一定帮助。」 「所以,对方是实习治疗师,换句话说,你没接受过更正式的治疗?」 我愣了愣,组织措辞:「要这麽说也没错,但我本身就是谘商师。」 「我知道,你的职业我在资料里看到了。」 「……」 他接着问起当时谘询的讨论内容。 我仍简短回答:「因某段解脱感到愧疚,学姐帮我厘清了原因。」 这与当前问题关系不大,我暂不打算透露更多。 「那你对今天的面谈有什麽期待?」他转换话题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